他是李云龙和丁伟原型之一,嫌军衔低,声称要把勋章挂在狗尾巴上
前几年《亮剑》的热播让李云龙这个角色火遍了大江南北,而他的主要原型人物王近山也再一次大火起来。而事实上,李云龙这个角色的原型不只是王近山一人,还有开国少将钟伟。而钟伟不仅是《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之一,他还是丁伟的主要原型。
《亮剑》中的李云龙不少事迹和脾气都与钟伟将军十分相似,比如李云龙不喜欢上级给他派遣政委,他的部队是最野的兵;他曾抓到一批国民党俘虏,但就是审不出“大官”,他令众俘虏围着操场跑掉队的通通抓起来;李云龙的2师经常被兄弟部队“打劫”,写封条打官司;李云龙打平安县城把部队总部首长都给指挥了等等这些都是钟伟将军的真人真事。
剧中李云龙和现实历史王近山曾经是个大粗人,脾气火爆,大字不识几个,而钟伟人家在红军初期是干政治工作的,肚子里有点墨水,可谓文武全才,被那时的人们尊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而现在我觉得要称呼也应该是“外国的钟伟将军”。
钟伟于1911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县,17岁参加了共青团,19岁入党并且参加了工农红军。因口才伶俐,能说会道,参加红军后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宣传员,不久后升任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后来在“反围剿”作战中担任了部队中的政治委员,1935年担任红78师政治委员,因作战勇猛,军事才能出众,逐渐成为军事主官,负责指挥作战。
抗战胜利之后,钟伟在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五师师长时期,他还曾干过一件大事,那就是把整个东联都给调动了,让林彪听他指挥。
1946年冬,国民党仗着军事实力的优势向我军东北的根据地疯狂进攻,企图歼灭东联的南满主力,林彪为了粉碎国民党军事行动,发起了三次南渡松花江作战,史称“三下江南”。
前两次南下松花江作战钟伟的五师都没能捞到好处,经常充当配角,不是破坏铁路,就是配合兄弟部队牵制敌人,路没少跑,苦没少吃,就是没有歼灭多少敌军。要知道,钟伟将军那是和韩先楚并称为“四野两位好战分子”,要他担任配角,那是不可能的。于是在第三次南下松花江的战役中,钟伟在发现战机后,擅自违抗命令,和他的政委大吵起来,一定要率部主动攻击。
当时钟伟接到林彪的命令是配合1纵歼敌,主要围歼国民党号称“天下第一军”的新一军,而钟伟则发现敌87师和88师立足未稳,可以狠狠地打一下,没准能歼灭这两支部队。于是他虎劲一上来,林彪连续三次的命令都调不动他,钟伟率领部队擅自将敌88师的一个团围住了,而敌87师正前往救援。他一面组织部队阻击、围点打援,一面战场的情况上报林彪,那意思就是:大量歼敌的机会来了,你赶快派兵过来配合我吧!
战场本来就是这样的,瞬息万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向十分执着的林彪竟然把1纵和2纵两个主力纵队调去配合钟伟的一个师,钟伟把林彪都给指挥了。此战歼敌1.5万余人,是解放初期难得的一次大胜仗,钟伟也因此战名声大噪。战后,钟伟不但没有被林彪批评,林彪反而还在一次会议上表扬说:“要敢于打违抗命令的胜仗,像钟伟在靠山屯那样,三次违抗命令。”
而在1948年初,钟伟被林彪提拔为12纵队司令员,在整个四野的体系中,钟伟是唯一一个从师长直接提拔为纵队司令员的。
钟伟不仅像《亮剑》中丁伟那样有战略眼光和能征善战,他也像李云龙一样没少闯祸。他的5师是四野的主力王牌师,攻城时常常冲锋在前,捞了不少的好处,等兄弟部队一进城,这个被5师缴获,那个也被5师缴获,大将都捞不到好处,干脆打起了5师的“土豪”。钟伟和他的政委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写下“XX部缴获”的封条,以留下打官司。本来是个好办法,但他5师的兵很野,封条到处贴,还曾贴到了东野总部过路的两辆弹药车上,双方争吵起来后,钟伟来了,因对方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钟伟则让5师的人把车都给掀了。
有一次5师俘虏了大量敌军,国民党军官大多混在俘虏兵中,怎么审都审不出,钟伟命令这些俘虏围着操场跑,掉队的都抓起来,果然掉队的都是军官,其中就有国民党新五军军长陈林达。
钟伟还喜欢吃吃喝喝,部队每打到一处,他都要品尝一下当地的土特产。而且部队一打完仗,他就会和政委说,军事上的事我说了算,生活上的事你说了算,然后把部队扔给政委和副师长,自己则跑去哈尔滨跳舞去了。等他一回来,大家就知道要打仗了。
他虽然战功赫赫,红军时期是师政委,当十二纵队司令员时,和黄永胜等平级,但任49军军长时和梁兴初等人平级,怎么着也是位中将,但在授衔时仅仅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其实这主要是他虽然立功多,但挨的处分也不少,这就影响了军衔的评定。
他可不像贺晋年被授予少将那样低调,只是不穿少将军服无声抗议而已。钟伟脾气那不是一般大,直接开骂,还声称要把勋章挂在狗尾巴上。那时支持授衔的是总干部的罗荣桓、徐立清、赖传珠和宋任穷。但毛主席很快就知道了这事,林彪气得把钟伟叫去臭骂了一顿。但是毛主席也知道钟伟的军衔确实评低了,所以毛主席对钟伟的使用往往是低衔高配,一直都是按照中将甚至是上将的标准,钟伟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就是毛主席亲自点的将。
此外,钟伟在建国后还是廉政的楷模,一生都没有因职权而为家人谋求工作和便宜,反而家人因他的身份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唯一一次向党组织开口是在他临终前的遗书上,说自己的保姆和警卫员工作踏实,做事积极,希望党组织能够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还曾仗义执言不惜怒怼老领导林彪,为彭德怀和黄克诚说话。

